1、说明制度规范的特点
制度规范是组织管理过程中借以约束全体组织成员行为,确定办事方法,规定工作程序的各种章程、条例、守则、规范、程序、标准、办法等的总称。制度规范是组织管理过程中属于管理体系和框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管理组织集体协作行为,规范个人活动,实行科学管理,维系企业组织正常运转的手段,是组织管理必不可少的环节。
依照制度规范涉及的层次和约束的内容,可分为企业基本制度、管理制度、技术规范、业务规范、个人行为规范等五类。制度规范与其他管理手段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
①权威性:制度规范一经形成、确定下来,所有成员都必须执行,违反规定要受到必要的惩罚。制度规范是企业中的“法”。
②系统性:企业组织中各方面、各层次均有完整配套、具体严密的制度规范。它们相互具有内在一致性,互相衔接和补充,形成一整套严密完整的制度规范体系。
③科学性:制度规范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有的直接是技术规律要求;有的充分体现事物客观规律,有的合情合理,反映了企业经营管理科学、成熟、合理的一面。
④无差别性:制度规范作为一种带有法规性质的管理手段,具有无差别特点。它不对具体情况和具体人区别对待,在规范约束范围内一视同仁,没有变通的余地。它是理性、非人格化的体系,是一系列抽象的、封闭的准则,往往以成文的形式确定下来,具有明确的、是非分明的特征。
⑤借助强制力:制度规范的实施和执行,往往借助了组织强制力量来进行。强制力是制度发挥作用的保证,没有强制力的制度规范只能是一纸空文。在企业组织中强制力主要表现在行政处分、降薪降职、除名等惩罚。
⑥稳定性:管理制度是在长期管理实践基础上,经过分析研究、总结经验、提炼上升形成的理性准则,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组织活动和管理过程的内在要求,具有较强稳定性。在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未发生较大变化时,一般不做改动。稳定性也是维持权威性的手段之一而且只有稳定,才能现实地发挥制约作用,频繁变动的制度不易贯彻执行,也很难巩固。
2、论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正式侧面和非正式侧面
组织是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统一,是正式侧面与非正式侧面的统一。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是组织管理理论中的两个基本范畴,对我们认识和把握组织管理过程提供了基本工具和方法论,大大加深了我们对组织管理过程的认识。
首先,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理论把组织管理过程中科学化、理性化的部分和难以科学化的、非理性的部分区别开来,为分别把握不同类型的管理问题提供了手段和方法。正式侧面往往与组织管理过程中技术性、规律性、必然性、一般性强的部分相联系,非正式侧面更多地与个性、心理特征、思维方式、风土文化、价值观念等个人化、个性化的部分相关。不仅如此,这种区别还为管理学本身的组成部分与影响管理行为的外部因素之间的联系、界限提供了可靠的把握手段,为深入研究管理中各类要素与有关方面的联系开辟了道路。
其次,组织的正式侧面和非正式侧面的思想,提示了组织管理中一个 基本的事实,找到了问题的核心所在,为理解和把握现实的组织管理过程提供了有力武器。我们知道,在任何组织,任何类型的管理过程中,都存在着正式的管理制度、体系的一面,同时也存在非正式的一面。实际的组织运转过程中,两方面都在起作用,有时非正式侧面起着比正式侧面更为重要的作用。明确这一点,对于把握管理过程,提高管理艺术和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