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登陆
还没有账号?点击这里注册
还没有账号?点击这里注册
1、关于肾小管重吸收HCO3-的叙述,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A.与H+无关 B.以HCO3-直接扩散 C.与碳酸酐酶无关 D.以CO2的形式通过细胞膜转运 E.远曲小管重吸收最多
A.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B.肾血浆流量增多 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D.血管升压素分泌减少 E.醛固酮分泌减少
A.混合性血栓 B.透明血栓 C.白色血栓 D.疣状血栓 E.红色血栓
A.心 B.肾 C.脾 D.肺 E.胃
A.透明血栓 B.纤维素性血栓 C.混合性血栓 D.白色血栓 E.红色血栓
解析:约80%的HCO3-在近端小管被重吸收;HCO3-重吸收是以CO2 扩散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其重吸收优先于Cl- 的重吸收;小管液中HCO3-不易透过管腔膜,它与Na+ -H+交换分泌到管腔内的H+ 结合生成H2CO3,H2CO3 迅速分解为CO2 和H20,这一反应由上皮细胞管腔膜表面的碳酸酐酶催化,生成的CO2 ,即以单纯扩散的方式进入上皮细胞,在细胞内,CO2 和H20又在碳酸酐酶的作用下结合成H2CO3, H2CO3 又解离成HCO3- 和H+,而HCO3- 与Na+ 起转运回血。
解析:大量饮清水后可以出现A、 B、C三个选项所述情况;但尿量增多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引起的抗利尿激素(血管升压素)分泌减少,从而导致远端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
解析:透明血栓发生于微循环的血管内,主要在毛细血管,因此只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又称为微血栓。透明血栓主要由嗜酸性同质性纤维蛋白构成,故又称为纤维素性血栓,最常见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解析:梗死的病理变化可分为贫血性梗死(心、肾、脾和脑组织)和出血性梗死(肺、肠)(D对)。
解析:①白色血栓: 由血小板和纤维素构成,见于静脉内血栓的头部以及心瓣膜血栓,又称血小板血栓。②混合性血栓:呈层状结构,由血小板小梁、纤维素和纤维素网罗的大量红细胞交替排列构成,由血小板小梁和纤维素构成的梁常呈鹿角状,见于血栓的体部。发生于心腔内、动脉粥样硬化溃疡部位或动脉瘤内的混合性血栓,可称为附壁血栓。发生于左心房内的血栓,由于心房的收缩和舒张,混合性血栓呈球状。③红色血栓:主要见于静脉内,实际上是血液成分的凝固,所见到的是纤维素网罗的大量红细胞,见于血栓的尾部。由于水分被吸收,变得干燥而无弹性,质脆易碎,可脱落形成栓塞。④透明血栓:因为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故又称微血栓或纤维素性血栓,由纤维素构成,常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于微动脉毛细血管及微静脉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