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学的历史:
(一)教育学概念的起源与演化
起源上看,均起源与希腊语“padagogue”(教仆)一词,意为照看、管理和教育儿童的方法。19世纪末,英国国家采用“education”“educology”取代“pedagogy”。在我国,“教育学”是一个译名,从日文转译过来的,时间大约在20世纪初。
(二)教育学独立的条件与标志
1、条件
2、标志
3、标志性著作
1623年英国学者培根的《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
1632年,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出版了近代第一本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大教学论》;
1693年,英国哲学家洛克出版了《教育漫话》,提出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
1762年,法国思想家卢梭出版了《爱弥儿》,深刻表达了资产阶级教育思想;
1803年,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康德论教育》中提出,“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门科学”和“教育实验”的主张;
1781-1787年,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写作《林哈德和葛笃德》,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
1806,德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赫尔巴特出版《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他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三)17~19世纪主要的教育思潮
1、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
形式教育论:主要代表人物洛克和裴斯泰洛齐。主要观点:教育的目的在与发展学生的各种官能或能力。(简单地理解就是:学什么无所谓,重视智力的发展)
实质教育论:主要代表人物赫尔巴特和斯宾塞。主要观点:教育的目的是想学生传授与生活相关的广泛知识内容;(简单说,重视知识的传授)
2、自然主义教育与国家主义教育
自然主义教育: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形成于文艺复兴时期,兴盛于18世纪,延续至19世纪,对20世纪的人类教育思想也有影响。主要代表人物是拉特克、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等。基本观点:遵循儿童自然本性;身心和谐发展;使儿童愉快地生活和学习;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征进行教育;推崇“模仿自然”,反对体罚。意义:促进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科学化,不足的是把抽象人性作为儿童的自然本性,忽视社会文化因素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以及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具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
国家主义教育:源自古希腊的柏拉图。代表人物法国的孔多塞、爱尔维修、德国的费希特,美国的杰斐逊。基本观点:教育权应归民族国家而不是教会,国家应承担教育民众的责任,进行教育立法;教育造就民族国家的利器;教育目的:培养合格的国民;应当由国家建立国民教育制度等。
自然主义与国家主义教育思潮,从内在和外在两方面推动了西方各国教育的现代化进程,确立了现代教育的一些基本理念。
(四)20世纪教育学的主要流派
1、实验教育学
代表人物:德国的梅伊曼和拉伊
代表著作:梅伊曼1907年的《实验教育学人门讲义》、1914年的《实验教育学纲要》和拉伊的《实验教育学》;
主要观点: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强调概念思辩的教育学;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应用于教育研究;划分教育实验阶段;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反对传统思辩式和经验式的研究方法,强调定量研究的方法。
不足:受实证主义和自然科学方法的影响,其倡导的实验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
2、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
代表人物:19世纪末,德国出现的一种教育学说,代表人物有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等。
代表著作:狄尔泰的《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1888),斯普朗格的《教育与文化》(1919)、利特的《职业陶冶与一般陶冶》(1947)
基本观点:人是一种文化存在,人类的历史是一种文化的历史;强调教育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主张教育研究必须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强调教育目的就是要促使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转变,并将个体的主观世界引导向博大的客观文化世界,培养完整的人格;认为完整人格的主要途径就是“陶冶”与“唤醒”,构建对话的师生关系;
不足:思辩气息很浓,解决现实的教育问题很难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
3、实用主义教育学
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
代表著作:杜威的《我的教育信条》(1897)、《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1918)
基本观点: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是学生个体经验持续不断的增长;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
优点与不足:是美国资本主义精神的教育学表达,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深刻的皮板,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不足的是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系统知识的特质,忽视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校的特质。
4、制度教育学
代表人物:20世纪60年代诞生于法国的一种教育学说。F·乌里、A·瓦斯凯、M·洛布罗
代表著作:瓦斯凯和乌里的《走向制度教育学》(1966)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主要著作;克鲁普斯卡娅关于教育的论述、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1945)、凯洛夫的《教育学》(1939)、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1930)
6、批判教育学
代表人物: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吉鲁、法国的布厄迪尔
代表著作:鲍尔斯与金蒂斯的《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1976)、布厄迪尔的《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1979)、阿普尔的《教育中文化与经济再生产》、吉鲁的《教育中的理论与抵制》
二、教育学的若干基本问题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以“教育事实”为基础,在教育价值观引导下形成的“教育问题”,其目的在于探索和揭示教育活动的规律性联系,以服务于教育实践。
(二)教育学研究的方法论
(三)教育学的科学性
(四)教育学的本土化
(五)教育学的实践性
三、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21世纪教育学发展的主要趋势:
1、教育学问题领域的扩大;
2、教育学研究学科基础的扩展;
3、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多样化;
4、教育学的进一步分化与综合;
5、教育学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6、教育学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
四、教育学的元研究与元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