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官学制度的发展和演变
1、传说唐虞以前的五帝时代已有大学,名叫“成均”,虞舜时代有“上庠”“下庠”“米禀”等学校,兼作养老、藏米之所。学官有“司徒”“秩宗”“典乐”等。
2、夏代:可能有“庠”“序”“校”三种学校雏形
3、商代:“序”“庠”“学”“鼓宗”等。教师由国家职官担任,内容:宗教、伦理、军事、一般文化知识。
4、西周:形成“学在官府”“官守学业”。两大系统学校:国学和乡学。
①国学:小学和大学,大学设在都城近郊,有辟雍和泮宫之别;②乡学:设于闾的叫“塾”,设于党的叫“庠”,设于州的叫“序”,设于乡的叫“校”。
教师:大司乐、乡师、“父师”“少师”等等称谓
国学内容:德行艺仪四方面,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基本内容。大学:诗书礼乐 小学:书数为重点。体现文武兼顾、诸育兼顾的确特点。
汉代官学标志着我国封建官学制度的确立。
1)太学
前136年,废除了诸子各家博士,专设五经博士:《诗》《书》《礼》《易》《春秋》,是历史上“独尊儒术“的标志。前124丞相奏请为五经博士设立博士弟子。历史上出现第一所太子学。博士,就是太学的老师,博士弟子就是太学的学生。东汉称为“诸生”或“太学生”。
太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第一:为国家培养“经明行修”的官吏。“经明”就是要通晓一种或两种以上经书;行修就是要具有“三纲五常”的德行。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五种道德观念。
第二:御定统一的教材。
第三:传经必须遵守“师法”、“家法”。
第四:建立了定期的考试制度。
太学设立一岁一试的制度,“设科射策”,意为分甲科、乙科两种程度命题,进行抽签考试,按成绩等第,分别授给不同的官职。对于学习不努力或不能通晓一经的太学生,则开除。
2)鸿都门学与宫邸学
鸿都门学创设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因校址在洛阳的鸿都门而得名。是中国古代 早的一所传授书法绘画艺术的专科学校。
宫邸学:(四姓小侯学)是外戚集团创办的贵族学校,创设于东汉明帝永平九年(66),樊、郭、阴、马四大氏族,因他们不曾列侯,故称“小候”。
邸第学:是邓太后于东汉安帝元初六年(119)开设的另一种贵族学校。
3)地方官学
称为郡国学。郡国、县、道、口巴、乡
5、唐代儒学与专科学校的特点:
1)儒学
儒学教育分立为三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有国子监管辖。教育目标是:培养“经明行修”的官吏。经明:通晓一两种经书,行修:三纲五常。和汉学太学不同点:强化等级、教学计划、增加考试类别、休假制度、出仕要科举考。
2)专科学校
律学、算学、书学隶属国子监
3)地方官学
唐代地方官学称:府学、州学、县学
6、宋元明清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的特点:
1)中央官学
发展特点:
第一:加强了教育改革,重视发挥太学的地位和作用。先后兴起了三次著名的“兴学”活动。分别是:庆历兴学(范仲淹主持)、熙宁兴学(王安石主持)、崇宁兴学(蔡京)
第二:教育世俗化
第三:学校类型多样化
第四:教学内容不断扩大、不断扩充。除了《四书》外,《五经》增至为《十三经》
第五:对学生的思想控制不断加强。
2)地方官学
宋代地方行政划分为:路,府、州,县
地方官学特点:
第一:加强了地方教育的管理,建立了专门的行政机构;
第二:加强了对教师的管理。
第三:学校经费比较固定。
第四:学校分布地区更加广远,开始重视边疆及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
第五:学校逐渐沦为科举的附庸。
|